近几年,城市信息化领域同时存在着数字城市、智能城市、感知城市、智慧城市、物联网建设等不同的关于城市信息化发展的概念,能够融合物联网、云计算、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,并具备迅捷信息采集、高速信息传输、高度集中计算、智能信息处理和无所不在的服务提供能力,以提高民众生活幸福感、企业经济竞争力、城市可持续发展为目标,它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认知,对于智慧城市的渴求度也不断的上升。随着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的加速发展,以智慧城市引领新型城镇化促进城镇化、智能化、个性化的协调发展日益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。
智慧城市建设倍受关注 或迎来爆发期
2013年11月21日下午,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与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、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共同出席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论坛并致辞。会议上,李克强力挺智慧城市建设,指出中国的新型城镇化会带来巨大商机。中欧双方不仅要加强政府间的合作,更要深化企业界、智库、设计人员等多层次的交流互鉴,在规划设计、公共服务、绿色建筑、智能城市、历史文化和风貌保护等领域加强合作。期待参加论坛的代表们发挥智慧与专长,推动双方合作结出硕果。
智慧城市建设进程
截至2012年年底,国内已有154个城市提出建设智慧城市,41个地级以上城市在“十二五”规划或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建设智慧城市,80%以上的二级城市明确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发展目标。2013年年初,住建部公布了首批90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,紧接着第二批试点城市名单也公布。在整个“十二五”期间,还会有更多的城市乃至区县加入到智慧城市的建设行列。
纵观我国智慧城市发展状况,不难发现,在建的智慧城市数量已达69个,环渤海、长三角和珠三角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密集区域,三大区域的智慧城市数量占据了总数的59.4%。其中,环渤海地区有14个,占总数的20.3%;长三角地区有19个,占总数的27.5%;珠三角地区有8个,占总数的11.6%。此外,武汉城市群、成渝经济圈、关中-天水经济圈等中西部地区也已经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。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已形成沿海地区聚集、中西部逐步涌现的总体建设格局。